今年三月,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轰动全国,当地官方媒体在微博发起 #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 活动,引发网友关注,随之而来的热烈回应与微博话题榜上不断靠前的“三星堆”热搜排名,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考古热潮,淘宝上考古相关的周边商品销量暴涨,尤其是考古盲盒,被网友争相抢购。
中国文创产业的加速发展并不是近两年才开始,但是是什么让河南博物院的这款“考古盲盒”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出圈?好奇心驱使我们拿起考古毛刷,一层层拂去裹挟在盲盒表面的泥土;与此同时,品牌定位的四个方面也带领我们也一点点揭开了考古盲盒成功的秘密。
揭开装着“宝物”的罐头盖,小心翼翼地撕开印有“失传的宝物”字样的包装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黄色的泥块和一件“考古神器”洛阳铲……这是近几个月来频频出现在众多视频博主vlog中的一段画面。引得他们争相记录开箱体验的,正是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 —— 将文物模型包裹在河南洛阳当地烧制的泥土中,配上按比例缩小的考古工具洛阳铲,还原给大众最接近真实的考古体验。去年12月初,一个开箱体验帖让“考古盲盒”迅速走进网友的世界,从那天起这款盲盒就一直处于断货状态,尽管已经全面扩产,但到目前为止,河南博物院的官方淘宝店也只有每晚八点开放限量售卖。
为什么“考古盲盒”能如此爆红?
注重用户体验,无疑是原因之一:顾客在“挖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作为考古学家特有的探索未知的快乐——从这小小的泥块中能挖出什么,充满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让有好奇心的年轻人心生向往。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价值认同感,这让考古盲盒这一彰显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成为一匹黑马。
事实上,2019年“失传的宝物”这款盲盒就已经在河南博物院线下实体商店进行销售,而直至2020年上架至淘宝商城后才突然走红。
这样看似“意外”走红并非偶然。受疫情影响,各大博物馆重新开放后,参观量仅允许恢复到原接待量的25%,这使得河南博物院只得在线上渠道寻找突破;另一方面,在故宫文创兴起之后,博物馆发展文创行业已经成为趋势,不仅能有效拉动二次消费还能推广博物馆文化。
近些年盲盒类的潮玩文化盛行,将考古玩具与盲盒概念相结合,巧妙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失传的宝物”系列的上市,也开创了不同的级别和新的玩法。从史诗、传承、传说三个级别的盲盒挖出的“宝物”等级也不同。同时还有令人惊喜的隐藏款和彩蛋,每月都会不定期更新。玩家在搜集到发掘率高的古钱币及元宝等宝物后,甚至可以进行集物兑换活动。品牌的淘宝直播间更是邀请了常驻专家,讲解各种宝物背后的故事。
一把洛阳铲,两把小毛刷,带上手套就可以在家里“挖文物”, 就像真正的考古学家。对于千禧一代以及更大龄的人群来说,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老物件、传家宝,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似乎并没有那么遥远。但对于Z世代、零零后来说,他们出生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与传统文化与历史文物之间,永远隔了层玻璃。考古盲盒让这些年轻人变身“考古学家”,亲手挖掘出的微缩文物的同时也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洛阳铲在产品体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国考古工具的象征,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引入洛阳铲的创意,也是对考古工作的致敬。
产品的创意创新是“失传的宝物“能在众多同类型产品中区分开的核心竞争力。 与简单的IP入局不同,利用猎奇心态让消费者大价钱集满一整套玩具,并利用二级市场不断炒高隐藏版价格,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经由玩家之手,运用洛阳铲不断挖掘,能更融入生活场景。
在国潮复兴的浪潮下,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有效地带起了Z世代的好奇心,将文化与潮流相融合,形成盲盒传播内涵的实质性变化。
在后疫情时期,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为消费者和观众提供不同的消费体验。河南博物院用新奇的方式重塑了消费者对历史和考古的理解,向世人证明考古也可以是好玩的。近年来,河南博物院积极地打造自己的品牌,除了盲盒外,还推出了自己的管弦乐队、历史演讲和研究之旅,试图让更多的人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凭借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河南博物院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运营模式,成功打造了更年轻、更生动的品牌形象。